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诗考题

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小编:普灵儿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周紫芝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1.下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下片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①把“人 ”比作“岭头云”,写出了人生飘忽变幻,聚散无常;②把“君”比作“孤云”,写出友人飘泊在外,归宿不定,处境凄凉落寞;③把“我”比作“离群雁”,写出“ 我”与友人分别后犹如孤雁失群,凄惶哀伤。(3分)
2.上片 写友人从江北登程,去向江南,数年不能相聚,在依稀的别梦中,韶华逝去,人变得越来越老,表达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2分)下片写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分手在即引起的怅惘,抒发了对人生飘泊聚散无常的感喟,带有消极伤感的情绪。(2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在送别友人王彦猷的酒席上,作者写了这首词。上片写依依惜别,下片发人生感喟。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是对友人归程的预测。从江北登上归舟,可以重新见到江南的景色,意思是从江北登程,去向江南。“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一处江北,一处江南,数年不能相聚,在依稀的别梦中,韶华逝去,岁月蹉跎,鬓生白发,脸增衰容,人就变得越来越老了。白居易诗:“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苏轼诗:“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意境有相似之处。但白、苏诗主要寄托了对江南的怀念,而作者这首词抒发的主要是对友人的眷念。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过片以后,主要是抒发对人生飘泊聚散无常的感喟。这里作者选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一是把“人”比作“岭头云”,飘忽变幻,聚散无常;二是把“君”比作“孤云”,飘泊在外,何处归宿?“万物各有托,孤云独无依”(陶潜《咏贫士诗》),处境之凄凉落寞可见一斑;三是把“我”比作“离群雁”,孤雁失群,凄惶哀鸣,“一声何处离群雁,那向江村静处闻”(戴复古诗),与孤云的况味可说毫无二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这种感慨,是作为带有普遍性的人生规律来认识的。这种认识,固然有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分手在即引起的怅惘这种直接原因,但终究也反映了作者消极伤感的情绪。
作者同时还有一首同词牌的《再和彦猷》,意境、情调同本词大致相仿,录以备考:“霜叶下孤篷,船在垂杨岸。早是凄凉惜别时,更惜年华换。别酒解留人,拚醉君休管。醉里朱弦莫漫弹,愁入参差雁。”

周紫芝(1082-1155) 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1147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龚自珍《己亥杂诗》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
  • 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送别诗鉴赏方法及代表诗赏析
  • 《途经秦始皇墓》《汴河怀古》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袁中郎《偶成》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韩元吉《好事近·凝碧旧池头》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从文化知识入手之古诗鉴赏炼字题切入点
  • 王籍《入若耶溪》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赏析
  • 古诗歌鉴赏之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型及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