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诗考题

史惟圆《采桑子·杂忆》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小编:普灵儿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史惟圆《采桑子·杂忆》诗词阅读标准答案,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采桑子·杂忆
史惟圆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
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 “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
C. “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D. “绝艺谁传”表达出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不再钻研音乐的痛惜之情。
E.“往事如烟”中“往事”既包括过去尽情欣赏美妙的音乐的生活,也包括身经战乱的生活。
2.“满耳筝琶值几钱”的意思作者认为现在的音乐不值得一听,造成“筝琶不值钱”的原因有两个?试简述。(6分)

参考答案
1、CD(C作者是认真品味了的,要不如何能知“字字清妍”呢?所以“没有好好品味”不对。D身逢乱世,如何能专心学艺?诗歌并非责怪艺人,而是借音乐说时事说兴亡之感而已)
2.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音乐确实不如往昔(1分),过去是“字字清妍”,现在是“人间少”,可以知道(2分);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心境不好,无心鉴赏(1分)。注解中的“明亡之痛”,诗歌当中的“往事如烟”,可以解说乱世心境如何能听得下“满耳筝琶”?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李益《隋宫燕》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赏析
  • 陆游《秋晚登城北门》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赏析
  • 吴融《红白牡丹》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陈与义《清明二绝(其二)》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钱惟演《木兰花》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欧阳玭《榆溪道上》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
  • 王维《少年行》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赏析
  • 贺铸《半死桐》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