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诗考题

方孝孺《应召赴京道上有作》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小编:普灵儿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方孝孺《应召赴京道上有作》诗词阅读标准答案,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明】方孝孺
摇落秋冬季,苍茫鄞越间。
青山欹枕过,白鸟背人还。
问俗乡音异,消愁酒价悭。
虚名果何物,不使病夫闲。
【注】本诗作于洪武十五年(1382),为作者第二次奉诏入京时所作。十年前,方孝孺曾被荐召赴京师,“太祖喜其举止端整”,然嫌其年轻,遣还。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点明写作时间、环境,草木零落的秋冬季节,野色苍茫的秋冬风物,为全诗定下了低沉的基调。
B.颔联描写旅途景色。诗人坐在车上,目送两岸如枕般的青山在窗外向后移动,天边的白鸟渐行渐远。
C.颈联中“问俗”与“沽酒”是旅途中极其平常而典型的细节,出门之人几乎都经历过,非常富有表现力。
D.尾联照应标题“应召赴京”,“虚名”二字耐人寻味,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此次赴京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E.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进京的全部过程,语言精工,风格淳雅,结构严谨, 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学造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E(B.“坐在车上,目送两岸如枕般的青山”错误。诗人应是乘船出行的;“欹枕”意为斜倚枕头,而非青山“如枕般”。E.“展现了诗人进京的全部过程”错误。)(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
2.被召进京,秋冬之际穿行鄞越的孤独与不安之情;离家愈远、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借酒浇愁而酒钱欠缺的惆怅之情;为虚名所累、拖着病体奔波的痛苦与无奈之情。(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古代诗歌中的“酒”意象
  • 杜甫《画鹰》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赏析
  • 《九日置酒》《重九》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唐寅《菊花》、李白《感遇》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周朴《春日秦国怀古》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赏析
  • 黄庭坚《牧童诗》吕岩《令牧童答钟弱翁》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宋之问《途中寒食》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袁宏道《竹枝词》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
  • 元好问《梨花》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全诗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