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诗考题

李益《汴河曲》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小编:普灵儿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李益《汴河曲》诗词阅读标准答案,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句写汴水东流,两岸春光无限。   
B.第二句写当年豪华的隋官现已颓败。
C.第三句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长堤远望。   
D.第四句写风起杨花易引发思乡之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句用“无限春”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
B.“已成尘”形象地写出了隋官往日奢华已荡然无存的景象。
C.一二两句中汴河春光的美好与隋宫的颓败形成鲜明对比。
D.借汴水、隋宫、杨花等意象,在昔盛今衰中寓历史感慨。

参考答案
1.D (那随风飘荡的杨柳和飘飞的杨花,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怀,在怀着历史沧桑感的诗人眼里,它们仿佛是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杨花与杨隋构成一种意念上的关系,容易使人产生由彼及此的联想)。后人面对这垂柳,不禁生发出繁华易逝、历史永恒的感慨。不是思乡之情。)
2.A (诗人写春,但没有具体描绘春的景象。但是诗人巧妙加上了“无限”二字,便使春意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来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

简析
此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两首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寻陆鸿渐不遇》《寻隐者不遇》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华清宫》《过华清宫》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郑谷《席上贻歌者》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王维与王勃两首《山中》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困以赠别》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李清照《鹧鸪天·桂花》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
  • 《除夜作》《寿阳曲·潇湘夜雨》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对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