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阅读赏析名为:《亡室沈安人传》“沈氏名宜修,字宛君”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亡室沈安人传
【明】叶绍袁
沈氏名宜修,字宛君,宪副沈公长女。八岁丧母,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从父少参公甚异之。公与先大夫同籍,雅深契厚,语先大夫曰:“家季玉(宪副沈公字)有女,母亡而条条媞媞如也,长必贤,是有贵征,曷以字若子?”先大夫喜甚,即为余缔缨褵之盟焉。
十六岁,归於余。余少时不甚居家中,即居家中,亦不敢一私入君帏。非太宜人命,寒篝夜雨,竹窗纸帐,萧萧掩书室卧耳。盖太宜人止余一子,且又早孤,然爱深训挚,以慈闱兼父道焉。即通籍后,余夫妇夔夔斋栗,三十年一日也。君因太宜人不欲作诗,遂弃诗,清昼虚寂,兀兀为余录帖括耳。时家季若与余比卢而居,同席而学。余文,妇书之;季若文,亦其妇书之,兄弟相对语此,亦贫士一乐。今我两人俱幸成进士,徼半通之纶①,荣施及妇,而两妇俱于一岁中相继沦韵,天欤?何哉?
有友人计营一椽,私筹于余。余曰: “我母严,我弗敢言,当谋诸妇耳。”试与之言,君曰:“贫友以告急而不能周,愧也。”即脱簪珥鬻数十金予之。余曰:“去此,君箱箧俱空,宁无怨色?”君曰:“恒少君②鹿车布裳,固自可,君何弗及鲍宣?”余喜谢曰:“异日当以翟冠翠翘,霞裾珠帔报若德耳。”君笑曰:“我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且既委身于君,又云何报?”
君待人慈恕,持己平易,下御婢仆,必为霁容善语,即有纰缪,悉洞原其情之所在,故无撄和之怒,亦无非理之谴。岁荒于潦,佃者相告,余于常额外倍加减去,君更命主计者,改置小量收之。君仁心卓鉴,诸如此类。
往时余所从贷之家,以贷久不偿,恐又复言贷,尽塞耳避走,故自赋归来,仅仅徵藉数亩之人,君或典钗篦佐之,入既甚罕,典更几何?日日益罄,则挑灯夜坐,共诵鲍明远《愁苦行》,笑以为乐。君语我曰:“慎勿忧贫,世间福已享尽,暂将贫字与造化籍手作缺陷耳。”然哉然哉,浸寻三载,家祸频仍,君亦随以身殉之。嗟乎!安得宛君而更与我语贫也。岂不悲哉!
自两女亡后,拾草问花,皆滋涕泪,兴亦尽减矣。甲戌春病起,犹为尼德安书《西方庵碑文》,遒逸端整,其耽情翰墨如此。拟乙亥秋,书《楞严经》,资太宜人冥福,适遂遘疾,疾竟不起也。九月四日,犹与余对谈,但稍气弱耳。至子夜,息如睡者。须臾,侧卧而逝,不作儿女子片言也。伤哉!
叶子云:荀奉倩云:“妇人才德皆不必论,故当以色为主。”余之伤宛君,非以色也。然秀外惠中,盖亦雅人深致矣。(有删节)
【注】①半通:即“半印”,下级官吏所用印符;纶:指头巾。 ②恒少君:前汉鲍宣妻恒少君,装送资贿甚盛,宣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少君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与先大夫同籍 ,雅深契厚 契:交情
B.十六岁,归於余 归:出嫁
C.悉洞原其情之所在 原:推究
D.家祸频仍,君亦随以身殉之 殉:殉情
5.下列句子中,都直接表现沈氏“雅人深致”的一组是( )
①八岁丧母,即能秉壶 ②兀兀为余录帖括耳
③君何弗及鲍宣 ④君更命主计者,改置小量收之
⑤共诵鲍明远《愁苦行》,笑以为乐 ⑥拾草问花,皆滋涕泪
A.① ④ ⑥ B.② ③ ⑥ C.② ③ ⑤ D.① ② 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不希望沈氏作诗,沈氏于是放弃了作诗的爱好,一心为“我”抄录科举应试的文章,后来“我”中了进士,可是沈氏还没怎么享福就去世了。
B.沈氏变卖了首饰后让“我”拿去周济朋友,当“我”许之以日后的荣华富贵来感谢她的时候,她认为夫妇之间,帮助是本分,勿要提报答。
C.沈氏体恤水荒年租户的收成不好,在看到“我”对租户减租以后,更是告诉收租的人,改小容器来称量收租,可谓宅心仁厚。
D.自从两个女儿过世,沈氏生活兴致大减,有一次抄写《西方庵碑文》和《楞严经》为母亲偷偷祈福,染上疾病竟一病不起。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必贤,是有贵征,曷以字若子?
(2)盖太宜人止余一子,且又早孤,然爱深训挚,以慈闱兼父道焉。
(3)君或典钗篦佐之,入既甚罕,典更几何?
参考答案:
1.D (D 殉:丧生)
2.C (①是言明她少有料理家事的才能;④是说她宅心仁厚;⑥是她爱子心切,悲伤成疾)
3.D (原文:为尼姑德安书《西方庵碑文》)
4.(1)(沈氏)长大了一定很贤淑,这个已经有可贵的征兆。何不把她许配给您的儿子?
(2)因为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而且我又很早没了父亲,于是对我爱护深切训导诚挚,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3)沈氏有时就典卖自己的首饰来补贴家用,收入十分微薄,典当又能支撑多久呢?
参考译文:
沈氏名宜修,字宛君,是宪副沈公的大女儿。沈宜修八岁时死了母亲,就能料理家庭内务,用礼法来整肃下人,内闱秩序井然,她的堂父少参公对她的才能很惊奇。沈公与先父都是同一籍贯的老乡,平素交情深厚,沈公对先父说:“我有个女儿,她母亲早亡,但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大了一定很贤淑,这个已经有征兆。何不来许嫁给您的儿子?”先父大喜过望,就为我缔结了婚约。
十六岁的时候,沈氏嫁给了我。我年轻时不常住在家中,就算住在家中,也不敢一人私自入沈氏的卧房。除非有母亲的命令,就算(冬天)夜雨天灭了篝火,夏天以竹为窗用纸糊做蚊帐,冷冷清清地掩上书房门就睡了。由于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而且我又很早没了父亲,然而对我爱护深切训导诚挚,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我做官之后,我夫妇二人对母亲敬谨畏惧,三十年如一日。沈氏因为母亲不喜欢作诗,于是放弃了写诗,在清虚的白昼和夜晚,劳苦地为我抄录科举应试的文章。我当时就发愤专心读书,深入钻研家中藏书,每一理成,就请沈氏记下,累积成册,看过的友人,没有不叹服她的书法有卫夫人风韵的,字体端庄秀丽惹人喜爱。当时季若和我比邻而居,同席学习。我的文章,是我妻子为我抄写的;季若的文章,也是他的妻子为他抄写的,我们在一起谈到这个话题,也是贫贱书生的一件乐事吧。现在我们两个人都有幸成为进士,求取了一个官职,荣华恩及妻子,然而我们两人的妻子都在一年中相继去世,这是天意吗?是为什么呢?
有个朋友打算建造房子,私底下向我借钱。我说:“我的母亲严厉,我不敢跟她说借钱的事,应当跟我妻子商量这事。”尝试把借钱的事说给她听,她说:“贫穷的朋友因为事情紧急而求助,而您不能接济,惭愧啊。”当即拔下簪子耳环典卖了几十两银子给我。我说:“没有了这些,你的首饰盒子里都空了,怎么会没有埋怨的神色呢?”她回答说:“前汉鲍宣的妻子恒少君坐着柴车穿着短布衣服,本来自己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您为什么还赶不上鲍宣呢?”我欢喜地道歉说:“他日应当用来大富大贵来回报你的贤德啊!”沈氏笑着说:“我哀怜你而给你食物(指典当首饰去接济朋友),难道指望过你回报吗?况且我既然嫁给你,又说回报干什么呢?”
沈氏待人慈善宽和,对己平实简易,管理婢女仆人,一定是神色温和好言好语,即便下人有什么差错,也能全然洞悉错谬的情由在哪里,所以没有被下人触犯后的怒气,也没有对下人无理由的谴责。由于洪水年成不好,租种土地的佃户来告诉我,我在收租上减少数额,而妻子更是命令收租的人,改用小容器来收粮。她的仁心慧识,多像这样。
从前我所借贷的人家,因为借贷时间久了也没有偿还,恐怕我又提及借贷的事,全都捂着耳朵躲避我跑掉,所以从我征收赋敛回来,仅仅征收了几亩地的人户,沈氏有时就典卖自己的首饰来补贴家用,收入十分微薄,典当又能支撑多久呢?生活渐渐困窘,夫妇二人挑灯夜坐,一起诵读鲍照的《愁苦行》,笑现在的境况来取乐。沈氏曾对我说:“千万不要担心贫困,人世间的福泽已经享够了,暂且将贫困当做造物主借它的手来制造美中不足罢了。”说得对啊,这三年间,家中祸患接连不断(指老母、大女、三女和次子相继去世),沈氏也接着因过度悲伤去世。唉,哪里能会到宛君和我再谈贫困的看法呢。这难道不令人悲伤吗?
自从两个女儿去世后,夫人照料花草,都生眼泪,生活的兴致也消减殆尽了。甲戌春天生病,还为尼姑德安抄了一篇《西方庵碑文》,字体遒劲飘逸而端庄,她寄情于书法到了这地步,接近乙亥年秋天,抄写《楞严经》,为母亲祈求阴间能享受的福分,正碰到生病,疾病最终也没有起色。九月四号,她本还和我面对面说话,只是气息稍微虚弱罢了。到了午夜,气息竟如熟睡的人一般衰微。片刻,侧头辞世,儿女情长的话竟然一句也没留下。伤心啊!
叶子说:荀奉倩说:“女人才气德行都不一定要考量,所以应该以容貌为主。”我悼念宛君,不是因为惦念她的容貌。然而宛君的确是外貌秀美,内心灵慧,但也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啊。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