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仅供参考。

  其实不管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想要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度过。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所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人们都要吃粽子,还要看龙舟比赛。虽然很多人在端午节的时候并不能回到家乡,但是回味一下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也是很有意思的。那么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 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   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
  岳阳端午节的家乡民俗活动有挂张天师、钟馗像,悬艾叶挂菖蒲,吃大蒜子煮片糖,放牛出栏,赛龙舟等。
  挂张天师、钟馗像
  湖南城乡,尤其是长沙、岳阳、汨罗等,家家户户每逢端午都习惯供帖子、吃粽子来悼念屈原,悬钟馗像和张天师像,而且在端午节户户有请真钟馗进家门活动。毛泽东也曾于1966年7月8日致江青的信中写过:“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赐福镇宅请真钟馗。
  悬艾叶挂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现在的长沙市民至今还保留着用艾叶给小孩洗澡,以驱瘟祛毒的习俗。 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   吃大蒜子煮片糖
  端午当天,以大蒜子煮片糖,小孩喝后,防生沙痱子和疖子。还常会在端午节的午时把艾叶子、石菖蒲、葛藤、大蒜肉煎水,晾凉,午时把小孩泡在脚盆中,以保证小孩在夏天不生沙痱子,长得乖。
  放牛出栏
  岳阳县四乡农民,端午节清晨起床,各家各户放牛出栏,让其吃饱后牵回栏,一天不让外出,说是端阳中午有瘴气,牛吃了草会染病。另外,还有在牛右角系红布条,左角系艾叶的习俗,说是可以消灾驱邪。 岳阳端午节有什么家乡民俗活动   赛龙舟
  赛龙舟是湖南地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已不见踪迹。在这之后,人们把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作为纪念屈原的一项重大活动,用意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缘分未尽有什么征兆及暗示
  • 【民俗】十大凶树分别是什么?家中种树禁忌要留心!
  • 民俗文化:重庆端午节风俗 民俗活动有哪些
  • 民俗文化:深圳除夕夜有什么活动 传统春节怎么过
  • 民俗文化:福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讲究什么
  • 民俗文化:苏州春节独特的风俗有哪些 忌讳什么
  • 民俗文化:乐山正月十五吃青菜吗 有哪些习俗
  • 【民俗】家里出现蚂蚁预示什么?家里进蚂蚁是什么征兆
  • 民俗文化:广东除夕夜吃什么 大年三十要做什么
  • 【民俗】带了金子为什么运气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