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贵州正月初四上平寨跳花节是什么,仅供参考。
正月初四,在民间被称作是羊日,据说是女娲创世时,在第四天创造出了羊,因此,正月初四也被叫做羊日。在这天,民间的习俗讲究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在不同的地方,正月初四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贵州的少数民族比较多,因此,那里的正月初四习俗也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那么贵州正月初四上平寨跳花节是什么?
贵州正月初四上平寨跳花节是什么
跳花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一月举行,现在的苗族有二十四出固定的跳花坡。每一个花坡的跳花期为三天的时间。
“欧岛”(“跳花”)是苗族人对自己民族的一种节日的称呼。另外,它还是苗族人在自己节日上所做的一切文娱表演活动的代称或总称。比如说,人们在节日上跳舞或唱山歌或吹奏芦笙等时都可以说是在“欧岛”(“跳花”)。“跳花”实际上是汉族或苗族对苗族“欧岛”的一种汉语称呼,盖因坡上栽有花树而名,与苗语意思不尽相同。由于中国很多的非苗族人甚至是苗族人只知道“跳花”而不知道“欧岛”,且用“跳花”代“欧岛”。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