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特色习俗分享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特色习俗分享,仅供参考。

  要说过元宵节,那么最必不可少的习俗就是吃汤圆和逛灯会了。这两个习俗也是元宵节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除此以外,每个地方其实还有当地比较具有代表性、比较独特的元宵节习俗,就例如在天津,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来看看天津正月十五的特色习俗分享! 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特色习俗分享   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特色习俗分享
  天津正月十五的特色风俗是灯官会、
  旧时天津的“灯官会”由地方有威望的人士组成,服装道具则向县衙暂借。灯官,又称“灯政司”,出会时,灯官身着知县官服,坐着八抬大轿,带着真正知县的大印和惊堂木,代行知县的权利。轿前三班衙役,高举“肃静”“回避”大牌,齐声唱喝。再往前,有头前引路的小差役,打着印有“灯政司”字样的大红绣灯。轿后跟随的,是推着囚车,手持镣铐、木枷、术杖、军棍等刑具的班头、捕快。场面既威严又滑稽。 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特色习俗分享   大街上所有店铺商号门前,摆放桌案,备好茶水点心,干鲜果品,对灯政司热情接待。灯政司路经各店前,店主必要衣冠整齐地跪拜在轿前,并诚恳地征求意见。灯政司在店前的花灯上故意挑剔找茬口,店主必须低头认罪表示悔改,然后交出罚银(一般在百两以内)。 天津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 特色习俗分享   但与平日不同的是,罚银越多,被罚的店主越受人尊敬,看会人掌声越热烈。灯官会上一般不会出现“抗拒者”,否则灯政司便可发号施令,当众给以各种处治,乃至“动刑”。灯政司有时也假戏真做,借机处治一些行为不端之徒,衙役们也不免动点“真格的”,让其当众出丑,以快人心。
  至正月十六,“灯官会”结束,道具送还县衙。会头将所罚银两如数上账,除了少量奖励演员,还称些粮米周贫济困,其余大部分用于修路、修桥、修建寺庙等公益活动。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家居植物应如何摆放?且看此文解说
  • 民俗文化:内蒙古除夕早上烧香有什么来历讲究
  • 【民俗】彩票发财的征兆 关系很和谐
  • 【民俗】为什么庙里不让孕妇去
  • 民俗文化:河北除夕的风俗要做什么 过年习俗大盘点
  • 民俗文化:仙游正月十五游灯习俗介绍 有什么活动
  • 民俗文化:宿州的春节风俗分享 新年要怎么过
  • 民俗文化: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风俗活动
  • 民俗文化:韶关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年俗大盘点
  • 【民俗】鬼压床代表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