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枣庄正月十五风俗分享 过元宵做什么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枣庄正月十五风俗分享 过元宵做什么,仅供参考。

  在我国,每个地方过节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使得他们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节日趣味也变得丰富多样,是非常珍贵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虽说各地都有着看花灯的习俗,但是习俗上具体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那么下面就去看看枣庄正月十五风俗分享!过元宵做什么? 枣庄正月十五风俗分享 过元宵做什么   枣庄正月十五风俗分享 过元宵做什么
  在山东枣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不仅仅是要吃元宵,放烟花也是必不可少的,像什么“泥垛垛”、“地老鼠”等烟花很受小孩子的欢迎。
  元宵节这天晚上,人们除了燃放烟花爆竹外,还走出家门,观看花灯会,但更多的却是自己动手轧制花灯,并利用面粉、萝卜等制作形式各样的灯。
  民间的萝卜灯别具一格,人们利用萝卜的自然颜色,雕成各种花样,十分美观。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当天晚上,人们将萝卜灯放在大门口,老人举灯照遍住宅内外,以求驱妖避邪除百病。孩子们则拿着萝卜灯相互照,并说道“照照眼,不害眼”,祈祷不害眼病。
  另外农村的孩子还会将积攒下来的刷锅用的废刷束头,在麦地里点燃了或挥舞成一条火龙,或向空中扔去,比赛谁耍的好看。另外人们还会根据灯花的变化,去判断种啥庄稼能有好的收成等。 枣庄正月十五风俗分享 过元宵做什么   80年代的滕州地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打花”的方式,也叫做“悠灯”,用铁丝编制一个笼子,大约40-50公分,在里面放上铁、木炭、铜等物品,再放上火种,找一根近10米长的绳子,把编制好的铁笼子放在一个转盘上面,当笼子里面的木炭被火种点燃之后,里面的铁、铜也跟着融化,这个时候,用绳子转动,融化的铁汁、铜汁以及木炭因为受离心力的影响而飞溅开来,特别漂亮。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很少见了。这也是枣庄地区比较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风俗。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文化:镇江除夕撞钟有什么说法 大年夜习俗分享
  • 【民俗】贵人运来临的征兆 有哪些特征
  • 民俗文化:太原惊蛰吃什么 惊蛰节气养生怎么做
  • 【民俗】家里种枣树有忌讳吗 风水禁忌有哪些
  • 【民俗】今年修房大利方位详解,看完眉开眼笑
  • 民俗文化:福建除夕要干嘛 有哪些习俗和寓意
  • 【民俗】堂屋可以放镜子吗?围观收获财运旺不停
  • 【民俗】大门三不对是真的吗?这几个朝向也会倒霉运!
  • 【民俗】养六角恐龙鱼吉不吉利
  • 【民俗】真正的缘分是断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