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宜春正月初七拜大年吗 有哪些习俗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宜春正月初七拜大年吗 有哪些习俗,仅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通常情况下,都是过了除夕,到了新年,人们就会在正月初一开始串门拜年了,但是由于各地的讲究不一样,所以人们拜年的时间也都不太一致。据说在江西宜春就是在正月初七拜大年的。那么宜春正月初七拜大年吗?有哪些习俗? 宜春正月初七拜大年吗 有哪些习俗   宜春正月初七拜大年吗
  在宜春慈化,正月初七在以前是被称为“上七”的,这天会有耍狮灯来拜大年。
  正月初七这天,慈化民间各姓族操练过拳术的青壮年,常常组织狮灯队,外出耍狮灯。这里的乡俗是:只耍本姓户,不走外姓家。
  狮灯队一行人快进屋场时,便热热闹闹敲起震耳又有节奏的锣鼓来,用来传报信息。这时前导特意高举皮笼朝前起。屋场里的同姓人家,都打开大门,带上红包(内装礼仪钱)和鞭炮,在门首迎接。打皮笼的人一进门,就拱手高喊:“恭喜,恭喜,拜年!”随即递上拜年贴。户主接过拜年贴右,便把红包塞在打皮笼人手里,并“噼哩啪啦”的放起鞭炮。接着耍狮头的人晃动着狮头,走到户主家神榜前摇几下狮头,表示向祖宗及户主全家拜年。然后在锣鼓声中退出来,再另往一家。 宜春正月初七拜大年吗 有哪些习俗   有哪些习俗
  跳傩舞
  万载县以花炮、百合享誉,民间亦以傩舞庆祝新年。万载傩舞共有17个节目,按出场次序为:开山、走地、先锋、功曹、绿品、鲍三娘与花关索、杨帅、小鬼钻圈、判官捉小鬼、上下关比武、沙和尚、城隍传旨、土地、小鬼爬单杆、小鬼爬双杆、雷公、团将等。其中,除先锋为文傩外,其余都是武傩。
  烤喜火
  在高安市建山镇付家村,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全村的老老少少就会踏着爆竹声赶到村子里的祠堂烤火守夜,一边吃着长寿面一边天南海北的聊着。村民把这叫做烤“喜火”,不但可以烤掉往年的晦气,还可以烘出来年的运气。烤“喜火”守夜这一特殊习俗早在康熙年间就有,至今快有三百年历史了,现在已经成为该村的传统习俗,而且气氛越来越浓厚。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文化:郴州春节的风俗人情是怎么样的
  • 【民俗】枕头边的摆放忌讳 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 【民俗】婚车有什么讲究和注意事项 结婚当天走回头路了
  • 【民俗】出院扔东西的禁忌有哪些 出院什么东西不拿回家
  • 【民俗】合婚订婚是什么意思 领结婚证是合婚订婚吗
  • 民俗文化:铜仁除夕的风俗有哪些 年夜饭吃什么
  • 民俗文化:安徽惊蛰吃什么 为什么这天要吃梨
  • 【民俗】黑狗白胸膛不死主人旺是什么意思
  • 【民俗】猫送灾狗送财
  • 【民俗】女人右眼下眼皮跳吉凶 女人眼跳测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