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有什么特色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有什么特色,仅供参考。

  我们都知道,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主要是地域差异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很多人都很好奇,其他少数地方是怎么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特色。就拿内蒙古来说,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有什么特色? 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有什么特色   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有什么特色
  送火神爷
  内蒙古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敬辞岁酒、吃饺子
  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有什么特色   拜年
  在拜年的时候,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上香
  除夕,在晚餐前,先要上香,献供品祭祀天地、祖宗。完毕后,全家坐在散发着松针叶清香的堂屋里吃“年饭”,燃放鞭炮以增加节日的喜庆。 内蒙古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有什么特色   接天地
  初一黎明时要接天地,这天吃除夕之夜剩下的饭菜,不能动刀、扫地、泼水等。初二这天,在农村的要在凌晨到井边、河边抢挑“新水”、放鞭炮,认为最先挑到的“新水”最吉利,认为喝了此水一年中避邪驱恶,人畜不生病。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文化:陕西正月初一的风俗有什么 过年传统分享
  • 【民俗】一般送人几条烟几瓶酒
  • 【民俗】家里进蛇有什么预兆 青龙入宅
  • 【民俗】丧事多久可以参加喜事
  • 【民俗】房间有壁虎是什么征兆 家里有壁虎风水
  • 民俗文化:泰州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活动
  • 【民俗】早上出门遇到花圈吉利不
  • 民俗文化:天津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吃什么东西
  • 民俗文化:邵阳除夕祭祀有什么寓意 忌讳什么
  • 【民俗】结婚回门男穿什么衣服 回门男的还穿西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