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 有哪些元宵习俗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 有哪些元宵习俗,仅供参考。

  看花灯、吃汤圆是我国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这两个习俗可以说是正月十五人们的保留节目了。而除了看花灯和吃汤圆以外,每个地方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风俗习惯。那么在广西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有哪些元宵习俗? 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 有哪些元宵习俗   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 有哪些元宵习俗
  舞龙
  舞龙在富川瑶汉各族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游艺活动,尤其是东山五源瑶寨颇负盛名,亦是瑶族人民龙王崇拜的遗风。除春节舞龙之外,逢喜庆、庙期(会)和佳节亦舞龙。瑶家舞龙节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举行,时值元宵佳节,故又称为“上元宵”。上元宵是走村串户进行,一般一个村寨一天,每年走10多个村子,要把五源瑶寨都走过,一般要3年,叫一届,3年以后周而复始,一届接一届,连续不绝。 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 有哪些元宵习俗   煮汤圆、吃油团
  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是普遍的习惯,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油堆”)的习俗。食物有别,寓意却一样。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表示团圆。原先“油团”的“团”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这个团圆的“团”字,而是“抟”字,它表示的是一个把做油团的面戳圆的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演化以及文化的融合,也就演变成现在的“团”了。 南宁正月十五做什么 有哪些元宵习俗   赛灯
  在桂西北、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上元节赛灯的习俗,人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把各自做好的灯摆出来比赛,比比谁做得最好最巧。人们不仅是互相赛灯,还要跟月亮比亮争辉,各式各样的灯或挂在树上,或放在地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夜景。这些灯通常是插在有辟邪寓意的柚子上,或是以香代火,即在柚子上插上无数根香以形成星星点点的光,当灯或香火自然熄灭后,即表示为期15天的春节圆满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八字合婚不好怎么化解 免费测两人八字合不合
  • 【民俗】房屋东西朝向好吗 ​东西朝向的房子优缺点是什么?
  • 民俗文化:河源除夕风俗及介绍 要准备什么年货
  • 民俗文化:青岛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活动
  • 【民俗】龙凤手镯为何不能带 适合什么人戴
  • 【民俗】彩礼应该由谁去谈 被问彩礼怎么回答
  • 【民俗】大门两侧种什么树吉祥 大门两边种什么树招财
  • 民俗文化:惠州立夏吃什么 立夏可以同房吗
  • 民俗文化:台州正月初八是闹上八吗 会怎样度过
  • 民俗文化:四川除夕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要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