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淄博正月十六是什么会 过年有哪些习俗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淄博正月十六是什么会 过年有哪些习俗,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正月十五日就是传统节日元宵节,所以关于正月十五的习俗活动大家都非常了解和熟悉。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在我国一些地方这天也是有着一定的习俗和讲究的,就像在山东淄博。那么淄博正月十六是什么会?过年有哪些习俗? 淄博正月十六是什么会 过年有哪些习俗   淄博正月十六是什么会
  在淄博,正月十六日是踩桥会。
  正月十六的乌河七孔桥踩桥会,是临淄区正月里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处保留踩桥习俗的地方,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最开始的习俗是“踩桥一百天不脚冷”。大早里若干年,就传下来这个事儿,正月十六走大桥,一百天不脚冷,俗话说,都来这里玩玩。早里的老人那样说,不管忙闲,这一天来这里,踩完了桥以后,就过完年了。
  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一天从乌河七孔桥上走三个来回,可保一年无灾。人们手里拿着喜气的冰糖葫芦、甘蔗等,通过 “踩桥”的方式表达祈求甜蜜、幸福、安康生活的心愿,祈盼着今年五谷丰登 ,风调雨顺。
  踩桥会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该习俗现仍流行,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淄博正月十六是什么会 过年有哪些习俗   过年有哪些习俗
  接年
  接年在淄博也称“请神”。即在除夕日落前,由家中男性青少年提着马(纸吊儿)到坟莹或村外,接已故祖先回家过年。焚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很有风趣的习俗和传说,淄博也不例外。香烧纸后,口喊:“爷爷、妈妈(奶奶)回家过年了!”然后回家,算是对祖先尽了孝。接年之后,直到初二夜里便不能扫地了,扫地意味着对祖先不恭,也会扫走财运。现在,有些农村此风俗还在流行。
  守岁
  守岁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屋内灯光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男女老少,尽情欢乐。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但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也不能上席。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正缘出现前会遇烂桃花挡路
  • 【民俗】房子阳台对着山的讲究有哪些?这十大阳台植物竟可化煞招财?
  • 【民俗】梦见来势汹汹的大洪水是什么意思
  • 【民俗】佛教说人养猫的福报
  • 【民俗】家里摆放仿真花好不好
  • 民俗文化:福州春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要做什么事
  • 【民俗】伟人出生时的奇异现象
  • 【民俗】半夜听到猫像孩子哭预兆
  • 【民俗】结婚为什么不能选节气 同房要避开24节气的原因
  • 民俗文化:台州春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怎么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