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福州正月二十九送什么 有什么说法,仅供参考。
很多人对正月的节日最熟悉的就是正月初一的春节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除了这两天,对正月里其他的日子是什么节日都非常陌生。例如,说起正月二十九,可能有人甚至不知道这天在福州也是一个节日,而且还是要送东西的。那么福州正月二十九送什么?有什么说法?
福州正月二十九送什么
福州正月二十九要送拗九粥。
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为后九,福州方言中“后”与“拗”谐音,故此节又称“拗九节”。
福州人认为逢“九”不顺利,此每年这天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这里说的“九”分为“明九”与“暗九”,即:凡年岁数中带有九的,如9,19,29等称为“明九”,凡岁数是“九”的倍数,如18,27,36等称为“暗九”。家里要为其煮“拗九粥”与太平面,以祈其逢凶化吉,除去晦气,羁上好运,平安地跨过“九”的门槛。已婚妇女也要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以示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及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煮拗九粥时,要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荸荠,加入浸泡好的糯米,上锅熬煮,待糯米开始呈现黏性时,放入红糖,轻轻搅拌,一碗拗九粥就煮熟了。福州人还会在煮好的拗九粥正中央加上一个削好的荸荠,这个荸荠的头要留着,意思是多子多孙。
有什么说法
正月二十九日是“拗九节”,要送拗九粥的习俗主要有两种说法。
“拗九节”送拗九粥来源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相传很久以前,目连的母亲生前凶悍恶毒,死后被关在地狱里,处境十分悲惨。目连给她送食物,却被小鬼抢去吃了。后来,目连想出一个好办法,在煮粥时,加入很多东西,使粥看上去黑糊糊、脏兮兮的,让小鬼不想碰,母亲这才吃到了他送的粥。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又因粥的颜色黝黑,故名“拗九粥”。
另一种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