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濮阳除夕一般干什么 过年有哪些讲究,仅供参考。
小时候除夕对我们来说可能意味着美食还有压岁钱,可以尽情的玩闹,而渐渐长大发现除夕意味着难得的团聚,所以更加珍惜这一天,各地也有自己庆祝这一天的方式。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濮阳除夕一般干什么?过年有哪些讲究?
濮阳除夕一般干什么 过年有哪些讲究
一般到下午四五点钟,鞭炮声便会此起彼伏地响起,这时饺子会下锅。晚辈人家要先向长辈的人家送碗饺子,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待饺子熟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饺子,也就是年夜饭。在农村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在吃完年夜饭后,会在院子里撒满芝麻秸,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像芝麻一样节节高。然后还会在门前烧一捆稻草,在点燃稻草的同时,还会放第二次鞭炮,稻草燃完后把灰烬围在大门上,民间有传说鬼怕锅灰,用此围住大门,可使鬼无法进入民宅,扰乱人的生活。
吃完晚饭后,年轻人会聚在一起开始自己的活动,如聊天、打牌、看电视等。每家都会准备好瓜子及各种糖果,边吃边聊天或看电视。除夕夜人们有熬夜的习俗,又称“守岁”,人们会彻夜不眠一直熬到大年初一。除夕夜家里的所有灯都要亮着,一直到天明。到了午夜零点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又会响起,人们庆贺进入了新的一年。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