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相术 > 面相

面相中的心理暗示解析

小编:普灵儿

中国古人在许多方面造诣是非比寻常的,我们现代人在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研究着古人的发明创造,而有些智慧的结晶体,是用现代人的智慧无法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仍然得遵循着古人的轨迹。比如说相面这种被称之为封建迷信的活动,古人常说“以形观骨,以骨观德”,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脸上,中国古人往往通过看人精神、看人骨相,来预测与探索人的未来以及性格。而这项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的技术,即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也包括在心理学范畴。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在司马迁的《史记——吴王濞列传》中的一段:“汉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平定了叛乱,在叛乱中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被英布杀了,这位刘贾没有后代,刘邦考虑到吴、会稽等地民风凶悍,能力平庸之辈是无法管理这个地方,刘邦的哥哥(刘仲)有个儿子叫刘濞,刘濞参加了讨伐英布的战斗,作战非常英勇,并立了战功,刘邦就封刘濞为吴王,然后召见刘濞,刘邦一看刘濞的面相,心理就开始嘀咕:‘这小子怎么长得一脸反相’,就有点后悔了,但是正式的封邑手续已经办好,如果临时反悔则有失其帝王的尊严,只得对刘濞说道:‘小子,50年以后东南有人造反不会是你吧。”最终的结果也正如刘邦预料的那样在景帝三年的时候,也就是53年以后,这位长着反相的刘濞联合6个诸侯王,发动了反政府的叛乱。

 

是什么原因使刘濞造反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想当皇帝,那又是什么触动了他这个想法呢!从其身份来说,虽然在各诸侯王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是汉景帝刘启的伯父,但毕竟不是高祖刘邦的直系后代,在那个非常讲究嫡庶、宗族分支的年代,他这个身份是根本不用考虑是否有机会当皇帝的,因为根本不可能;从他所要征伐的对象来看,虽然在吕后(刘邦的发妻)死了以后,中央实权派发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镇压反对派的运动,但总体而言其“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的基本国策没有变动,经过文帝时期的治理,国家经济、军事、人口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下,刘濞还是蓄意策划了几十年以准备推翻现政府。

 

对于刘濞而言至观重要的还是刘邦的那句‘50年后东南有人造反,不会是你吧’,而这句话对于刘濞有很强烈的心理暗示,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暗示的解释(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刘濞在思想上接受了刘邦对于他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的表现出的个人才能所表示的担忧,刘邦视其为帝国安全的隐患;从心理机制上讲,这就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虽然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作为接受暗示的对象刘濞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当然并不是说刘邦有意暗示刘濞什么,刘邦主要是对刘濞的一种警告和吓阻,而对于这种做法,它是起到了反作用。

 

根据《心理学大词典》中对于心理暗示的观点:“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就这样刘邦无心插柳之举,将刘濞推向了地狱的尽头。由于暗示作用的人格基础是脆弱的,暗示作用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虚假的幻想之上(我估计刘濞多少有点想象刘邦那样,靠着造反取得皇帝宝座),君主的这种恐吓行为,加更速了这种心理暗示在刘濞心中成长的速度,使得他早早地就为造反做起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面相之学也好、风水玄学也好、称骨算命也好,这些与心理暗示有着非常强烈的相关性的事物,我们可以择其有利的一面,抛弃其消极的一面。打个比方,如果一算命的对你说:啊呀,老兄,你长得面相真好,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天日之表、龙凤之姿。这个时候,如果对算命的相信的话,那就有可能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同时也对自主判断的部分放弃,使我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应该算得上是迷信活动的积极面,当然这种积极作用还是有前提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否则的话,那可能就会使人不断的内心自我膨胀,严重的就可能有偏执倾向。

 

虽然心理学上没有任何科学实验或者统计表明:额头宽窄、眼睛形状、痣的位置、眉间距、唇厚等面貌特征,和性格或者财运爱情有任何相关性,但相貌确实能从一定程度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因为一个人的情感或习惯性态度,能够塑造面部肌肉。比如乐观的人经常微笑,悲观的人经常耸拉着脸,苦大仇深的人经常皱眉,久而久之,面部轮廓、肌肉纹路会随之改变。

 

人的心理变化就是一种情绪的变化,而情绪会影响人的神经递质(激素),神经递质反过来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如愤怒时面露凶光,就是大脑遇到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导致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我们的肌肉紧张收缩,呈现出来的就是表情。如果长期处于凶恶的状态,肌肉长期收缩,就会塑造成一副 “黑社会” 的凶相。不过,人的相貌跟心理有相关性,但不是必然性。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看起来很凶,他就一定是坏人。因为面容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的,而且有些人虽然长得凶,但内心还是很善良。

 

相貌承载着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岁月历练等“过去”,和现在的情绪状态,人们总是希望在交往中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源来获取最多的信息,而相貌正是这样一个窗口。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在2007年发表的研究表明,选举胜利者的面孔会显得比较有能力,而这种对面孔作直觉判断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能预测真实的选举结果。比如在2006年州长和参议院选举中,分别有 68.6% 和 72.4% 的预测成功率。甚至可以推断为,普通民众投票时其实就是在比较谁看上去更有能力。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根据一个人的外在线索(包括相貌、着装、举手投足等)来迅速判断这个人的性格特质。比如1988年的心理学研究显示,穿着整洁、正式,可以给他人传达一种靠谱的感觉。而在另一个实验中,连没上学的小孩子也知道那些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的人比较有大佬风范。

 

但是,相貌心理学的研究者泽布罗维奇(Leslie A. Z ebrowitz)等人也发现,当人们看着相片判断陌生人是否聪明时,他们的正确率比纯猜测好不到哪儿去。不仅如此,泽布罗维奇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人们基于“常识”的相面术有可能和事实大相径庭。譬如,虽然人们常常认为正太脸的孩子性格纯洁柔软,但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中,娃娃脸的少年犯罪率比一般少年要高。

 

从古到今,“犯罪心理画像”一直作为一门技术被用于从人群中筛选可能存在的罪犯。欧洲中世纪出版的一本《女巫之槌》(The Malleus Maleficarum),把大批相貌丑、穷的女人判定为女巫而杀害。19世纪意大利老头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对6000多名罪犯进行研究后得出18种生理特征,可以鉴定一个人是否“天生罪犯”。

 

但是不久后,奥地利的汉斯·格罗斯(Hans Gross)博士抛弃了龙勃罗梭“以貌取人”的观点,转而把研究罪犯行为作为犯罪心理画像的重要依据。他认为不同类型的罪犯都有自己的作案特点,而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可以识别出来并加以区分的。这也是之后美国 FBI 犯罪侧写的理论缘起。所以,虽然 心理学的相面术 在一定程度上是没错,如果能结合观察对象的其他外在线索、行为举止,就能更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