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以真人作为描绘对象,又叫写真、写照或传神。
相术是通过人的面部、手、骨骼、气色等来判断人的性格、命运、祸福的法术,起源于何时,不详。据《左传·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遣内史叔服到鲁国参加鲁僖公的葬礼,公孙敖听说他会相术,就让两个儿子谷和难出来见他。叔服说,谷将祭祀和供养父亲,难将安葬父亲;谷的下巴丰满,在鲁国必然会有后裔。刘向《新序·杂事第五》载,楚庄王(前613-前604年)时,楚国有一位善于看相的人,为人看相从不出错而闻名全国,受到楚庄王的接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懂相术。他同子贡等人游历郑国时,在城里走散。
当地一位会看相的人对子贡说,城东门有个人,头象尧,颈象皋陶,肩膀象郑国首相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垂头丧气的样子像个丧家之狗。子贡将他的话转告孔子,孔子连声说相得准。《史记·赵世家》载,春秋末年,赵国的奠基者赵简子让姑布子卿为他的儿子们看相,没有一个吉相,但看到婢女所生的赵无恤时,却认为是贵相,后来赵简子废掉了太子而立无恤为太子,后者果然成了赵国的开国君王。
王充《论衡·骨相》载,军事家尉缭曾向秦王嬴政呈献兼并天下的策略,秦王采纳后对他特别优待,两人的衣着饮食相同。尉缭对人说:秦王高鼻梁、大眼睛,胸部突出得像鹰,看人时像老虎,很少施人恩惠,不得志时降低身份待人,得意时蔑视人,将来一旦得志,天下人都要成为他的奴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高额大鼻,美髯,口角戴胜,胸如斗,背如龟,腿如龙脚,左股有七十二颗黑痣。单父县的吕文会相术,初见刘邦,就声称自己从小为人看相,从未见到刘邦这样的相貌,告诫他要自爱并将女儿嫁给了他。
《史记·高祖本纪》及裴駰集解、张守义正义、王充:《论衡·骨相》。东汉王充(27-约97年)《论衡·骨相》阐述人的骨骼、形体、相貌同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列举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皋陶、孔子、刘邦、吕后、汉惠帝、汉元帝王皇后、赵无恤、黥布、卫青、周亚夫、秦始皇等历史名人的相貌特征以及被相面者相中的故事。存世的相术名著,有汉代许负《相法十六篇》,《相经》(清代王仁俊辑),严助《相儿经》;三国吴人张仲远传本《月波洞中记》;魏晋《相手版经》;北朝后周王朴《太清神鉴》;唐代《相书》(敦煌莫高窟藏);五代南唐宋齐邱《玉管照神局》;宋代吴处厚《论相》;金朝张行简《人伦大统赋》;清代宋瑾《古观人法》等。
相术认定相貌同人的命运具有对应关系。南朝学者陶弘景认为相貌是命运与吉凶的标志;刘孝标认为二者如同声与响互为因果。梁·陶弘景:《相经序》:"相者,盖性命之著乎形骨,吉凶之表乎气貌。"梁·刘孝标:《相经序》:"命之与相,犹声之与响。"人相与五行也有着对应关系。《礼纬·礼斗威仪》辑录前人的传说指出,凭借水德的君王,由于水色黑,其人也黑,水属猪,其人大耳,臣民大头;凭借火德的君王,由于火苗尖,臣民也是尖头;凭借木德的君王,其人美发,其民长颈;凭借金德的君王,由于金色白,其民白晰而且高大,君王本人有美眉;凭借土德的君王,他的臣民颀长、爱大笑。《墨子·明鬼下》载,秦穆公大白天在太庙中曾见神从门外入庙向左行走,鸟身,白衣黑边,脸庞为正方形。这种方形脸庞,正是历代造像和画像的理想脸形,在人相八格中称为“国字形”。
东晋顾恺之声称传神写照,不在于四肢而全在于对眼睛的描绘。这种思路源于汉代相学家许负的相术。许负《相法十六篇》:"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晋人杨泉《物理论》也说:"三停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人物画面部着色,通常在额、鼻、下颏三处涂白,号称"三白法"。三白法的依据是相法。相术家认为这三个部位以明旺为佳,号称"三光"。
托名北宋陈抟而流行于明、清的《神相全编》将人面分为八种相格,即威、厚、清、古、孤、薄、恶、俗;面部又分为十种不好的形态,即额尖、下巴尖、天仓凹陷、面无轮廓、鼻根凹陷、风门露、胡须不遮唇、无耳垂、无胡须等。参照明清人物画,上述观点对人像造型有着明显的影响。清代俞樾《茶香室续抄·岳忠武像》载,南宋刘松年《宋中兴四将图》,其中岳飞脸面大而方,额宽眉稀,眼圆鼻尖,脸颊肥胖,嘴下是长长的双下巴,无胡须。被视为岳飞真像的这些特征,如无胡须等,按人相学的说法,不是吉相,因而被后来的画家和雕塑家所改造,凡岳飞的画像以及塑像均有胡须。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面容为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据明代张萱《疑耀·高皇帝像》,当时有人在贵州藩王邸见到明太祖画相,与传说相同。而张萱后来在宫廷内府看到的太祖画像,却是一幅美男子图,既没有什么龙形虬髯,也没有十二黑子。这种大不相同的肖像画,意味着二者分别受制于不同的人相学。
1.相法与画法:相法是画家借用相术观察和描绘人像的方法。元代王绎认为,人的五官部位同五岳和江、淮、河、济四水一样各不相象,一年四季的气色也有差异;对方在叫啸与谈话之际,本性便显现出来,画家通过静观而默记在心,就是相法。按相术家的说法,人的鼻头决定一生的富贵,因而人物画要从鼻端开始。按左尊右卑的传统观念,先画左鼻翼,次画右鼻翼,左边叫兰台,右边叫庭尉。然后画鼻头。如鼻梁高,便从双眉之间一笔画到鼻头;如鼻梁低,则从眼堂边一笔画到鼻头;如不高不低,就从侧面一笔画到鼻头。
随后的顺序是人中、嘴、眼堂、眼、眉、额头、脸颊、发际、耳朵、头部轮廓、脸部轮廓。王绎:《写像秘诀·写像秘诀》:“凡写相须通晓相法。盖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各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先兰台庭尉,次鼻淮,鼻准既成,以之为主。若山根高,取印堂一笔下来;如低,取眼堂边一笔下来,或不高不低在乎八九分中,则侧边一笔下来,次人中,次口,次眼堂,次眼,次眉,次额,次颊,次发际,次耳,次发,次头,次打圈。打圈者面部也。”王朴:《太清神鉴》卷二:"准头主富贵贫贱。……左为兰台,右为廷尉"。
2.三庭、五配、八格:八格指人脸的八种类型,分别像汉字中的田、由、国、用、目、甲、风、申。面部扁而方是田字形,上窄下方是由字形,方方正正是国字形,上方下大是用字形,长脸是目字形,上方下尖是甲字形,两腮宽阔是风字形,上窄下尖是申字形。三庭用于说明面部比例,从发际到眉心为上庭,眉心到鼻尖为中庭,鼻尖到下巴为下庭。五配指人脸正面平视时,两眼、两眼间的距离、两眼外角到脸部外轮廓的长度相当,从而将面部分为五等分。八格、三庭、五配,元代王绎在《写真秘诀》中称为画肖像画的写真古法。
3.头:善人之相,头当“骨欲丰而起,欲峻而凸,皮欲厚,额欲广”,若是“其骨丰隆骨高起,能言能语性英豪,天仓左右丰而贵,日月骨起主官曹”,便可称为高贵之相。古人看头主要看头的平、凹、凸、光,以及发际的高低,所谓“头顶平元德贤质,性忠惠智宜即德,顶中突凹是怪毕,不为死而近匪,头光人圆滑,头多凸性多恶,后脑平而满,人心直而善”。“发际高者多性和有寿”,“头顶凹陷者多夭寿,皮薄者主贫贱”。此外,古人以“男左女右”划分,故相书上讲“右陷者损母,左陷者损父”。
发须为头面附属之物,所以看人头面之相,还不可遗忘看其发须。“发要明而细,黑而润,秀为光,凡此皆贵也”,“发黄多刑克,发赤多灾”,“发粗而竖者性刚,发卷性狡”。因此发质“硬”的人个性刚烈,头发“细软”的人性情温和但非常敏感;头发“毛躁”的人比较情绪化;“卷发”的人以狡猾多疑居多;发质“又卷又硬”的人想得多说得也多,发质“软而卷”的人常内含心机。“直发”的人豪爽直露;头发“多”的人多思虑,头发“少”的人容易神经质。“长发”的男人有点女性化,短发的女人往往像个“男人婆”。
“须属于肾,禀水气而生,故男子肾气外行而有须,女子宦臣而无须也”,须长则“忌其飘摇,短则忌其毛细”。
4.面:《相论》称人的面部“列百部之灵居,通五脏之神路”,看人面相,可“推三才之象,定一身之得失”。所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额为天,欲阔而圆者为贵人;鼻为人,欲齐正者寿;颌为地,欲方润者富。
相术中还有“三停”之说:
发际—眉,为上停,主要反映人少年时期的体质与生活情况;
印堂—鼻准,为中停,主要反映人中年时期的体质与生活情况;
人中—下颌,为下停,主要反映人老年时期的体质与生活情况。
故相学中有:“上停长,少吉昌;中停长,近君王;下停长,老吉昌”,“三停平均,富贵荣显,三停不匀,孤夭贫贱”等说法。并认为“三停诸部,欲得丰满”,“貌端神静气和”才是富贵之基。而“额尖初主灾(病),鼻歪中主逃(奔迫不安),欲测晚景事,地阁喜方高”
相术中称“额为火星,要高而光明;耳为金木两星,要洁白轮红;鼻为土星,要厚实明润;口为水星,要润厚鲜红;印堂为紫气,要圆满光明;山根为月孛,要直起无纹,左眉为罗睺,右眉为计都,要高长入鬓,细彩横天;左眼为太阳,右眼为太阴,要明亮有神,黑白有精”。
同时相书中还将面部分为五岳、四渎,“额为衡山(南岳),又为天成,取广阔圆满;颌为恒山(北岳),近于海地,取丰厚朝归;鼻为嵩山(中岳)又为玉柱,取高隆贯天;左颧为泰山(东岳),右颧为华山(西岳),又为玉梁,取插入天仓,辅佐有势”。“耳为江渎,取窍润而深;目为河渎,取深情而长;口为淮渎,取方厚复载有棱;鼻为济渎,取莹洁而完美。”
如果面部之中,“五山倾倒”(该部低陷或有纹痣),“四水逆流浅浊”(该部气色晦暗),多为多病、不能长寿之人。而“面如满月,清秀而神采射人者,谓之朝霞之面”,面部“毛色茸茸兼浊,枯焰无风,似有尘埃者”,贫而夭折。
看人面相,除了看其形态还应看其皮肤的厚薄和色泽,“面皮厚者性纯而孝,面皮薄者性敏而贫,身肥面瘦者命长性缓(性格温和),身瘦面长者命短性急”。“面细身粗者贫寒至老,面仰之人性傲少义,面青者多险,面淡者*恶,面红者多性暴,面紫者多粉逸,面黄者多病祸,面黑者贫穷志短,疾灾缠身,面如腐红色,贪色主淫”。
人相的画法从鼻端开始,其理论依据同中国星占学有关。星占学称鼻为土星,以为鼻位于五官中央,如同土星在五星的中央一样。按照中央高于和先于周边的惯例,画相先画鼻也就顺理成章。这种画法一直传承到清代。清人蒋骥《传神秘要·用笔层次》在介绍面相的画法时写道:“一画两鼻孔,二画鼻准下一笔,三画鼻准,四画鼻。”张祥河注称:“先左后右,凡有两相对者皆如此。”先左后右遵循的是《礼记·内则》所推崇的左尊右卑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