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造句大全

用知人之明造句

小编:普灵儿

知人之明的造句举例,例句来源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您学习知人之明造句的最佳参考材料。

用“知人之明”造句 第1组

1、 有一种的东西比才能更优美,更珍贵,就是知人之明

2、 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3、 道广而不精,存诚而不知闲邪,于以求知人之明,不为邪慝之所欺,必不可得之数矣。

4、 阁下既无知人之明,现被众叛亲离,也属理所当然!

5、 我一向自负有知人之明!我一向自以为有本领!

6、 的确是,葛林先生根本没有知人之明

7、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8、 作领导的,要有知人之明,才能用好干部。

9、 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

10、 汉高祖刘邦正是因为有知人之明,才能力挫项羽,打下大汉江山。

用“知人之明”造句 第2组

11、 可是如果这样来理解刘姥姥这个形象,那就太没有知人之明了。事实上,刘姥姥的为人外朴实而内精明,又有侠义之风。她虽身居山野,大字不识,却生来有些见识。

12、 IBM的每一位面试官员靠过硬的知人之明,为IBM甄选优秀的人才。

13、 正确进行人际交往,需要有知人之明

14、 寇准作为政治家,却素无知人之明,观察人仅停留于直观表面,而自己对人的喜怒好恶,则每每形于颜色。

15、 如今看来,在下倒还算有点知人之明啊!

16、 ,除了做事不流于俗蠢之外,就在于她能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17、 再从刘备的知人之明和对诸葛亮的使用情况来看,诸葛亮的治国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

18、 其知人之明,重情厚义,常能以义藩身,又与物无忤,遂得功名始终,今又得了圣主差遣,必不辱使命,与徐真、刘德威收拾了人马,直奔齐州而走。

19、 臣不敢接此重任,恐怕万一办砸了,有失主上知人之明

20、 今日月重光,正幸得遂初志,若忽然办事,必累钧座知人之明,兼以斯年恶性血压高,于兹五年,危险逐年迫切,医生告戒,谓如再不听,必生事故。

用“知人之明”造句 第3组

21、 他极有知人之明,他与高尔基结识后,发现了高尔基是个与众不同的青年。

22、 臣当时无知人之明,贸然推荐,也有连带责任,罪不容诛。

23、 此人甚有知人之明,且重情重义,却又老谋深算,若不是家中孙子李敬业不知死活的和武则天那个妖人作对,那么李家的传承,还要继续下去。

24、 有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种素养!

25、 深挚的友谊是最感人的。若我们想要多得到深挚的友谊,必须多注意自己的做人,不辜负好友们的知人之明

26、 中国儒家智德观的特点在于,它把知或智主要看作是一种人事之智或者说是知人之明

27、 我们要能多得到深挚的友谊,也许还要多多注意自己怎样做人,不辜负好友们的知人之明。邹韬奋 

28、 有两点我是清楚的:这位牧师说话句句真实可靠;而且他很有知人之明

29、 韩亿听到后,又去见王旦,将李及的事讲给王旦听,并且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

30、 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精忠爱国,有知人之明

用“知人之明”造句 第4组

31、 蒙古大汗颇有知人之明,以你之能若来投奔,所居之位必在我等之上。

32、 先生恬淡寡欲,已胜过邀名射利之人百倍,况且先生有知人之明,后世必定传为佳话!

33、 自从我料定曹操要跑得到验证后,蔡邕颇为信服我的知人之明

34、 呜呼!吾师讲义理学,宗尚考据,治古文辞,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昭如日月。

35、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谭伯牛 

36、 但素有知人之明的虞允文,举荐过胡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才,这回却走眼了.

37、 他还是个孩子呀,他还缺乏知人之明

38、 不要误解周*来吞声忍让,那其实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知人之明……

39、 其人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东汉末年著名隐士。

“知人之明”的解释

知人之明[zhī rén zhī míng]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本篇知人之明造句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朋友。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用大禹治水造句
  • 用兜头盖脸造句
  • 用服牛乘马造句
  • 用不打不成相识造句
  • 用智周万物造句
  • 用更名改姓造句
  • 用英雄所见略同造句
  • 用投井下石造句
  • 用弃甲倒戈造句
  • 用权欲熏心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