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赏析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小编:普灵儿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放辟邪侈         辟:同“僻”,指行为不正。
B.然后从而刑之     刑:刑罚
C.罔民而可为也     罔:同“网”,张罗网
D. 乐岁终身饱      乐岁:丰年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不能进于是矣 /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焉有仁人在位 / 焉用亡郑以陪邻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夫晋,何厌之有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3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答案
6.B.(A.放辟邪侈: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社会“规矩”的行为。放,放荡。辟,同“僻”,指行为不正。邪,和“辟”同义。侈,和“放”同义。  B.然后从而刑之:这以后才跟着对他施加刑罚。刑,施加刑罚,名词作动词。C.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使民自陷于罪的意思。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罗网。 D.乐岁:丰年。凶年:收成不好的年份。)
7.C.(A.于:介词,在;进于是:在这件事上进一步。/于:介词,对;B.而:连词,表转折/而:连词,表顺承;C.焉:疑问副词,哪里,怎么。D.之:代词,这样的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8.(1)这样,(就使百姓)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却恐怕来不及呢。哪有空闲讲求礼义呢?(惟:只。赡:足。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
9.【答案】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翻译】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

【翻译】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样,就使(百姓)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怕来不及呢,哪有空闲讲求礼义呢?
    “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是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古诗文名篇名句情景默写练习及标准答案
  • “刘吉,字祐之,博野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解析及译文解析
  • 杨衡选《记盗》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译文解析
  • 屈原《离骚》(节选)试题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梅伯言先生诛辞》古文阅读标准答案解析及译文解析赏析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