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赏析

元好问《点绛唇》赏析

小编:普灵儿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元好问《点绛唇》赏析,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点绛唇
   元好问(元)
【原文】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澡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点绛唇》赏析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意象似从谢眺“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词人是年轻的,情调也是健康而执着的。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归有光《陶庵记》“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译文解析
  • 文言文《三上》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宋史·杨允恭传》“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解析及译文解析
  • 《汲黯直言进谏》“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文征明习字》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施闰章《送杜审舒归里序》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译文解析
  • 《韩非子•初见秦》“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功名》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