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莆田除夕风俗有什么讲究 有哪些事要忙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莆田除夕风俗有什么讲究 有哪些事要忙,仅供参考。

  儿时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常常都会觉得特别的热闹,因为一些有趣的习俗,我们的新年总是过的特别有意思,哪怕渐渐长大也都一直惦记着家乡过年的那些习俗。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莆田除夕风俗有什么讲究?有哪些事要忙? 莆田除夕风俗有什么讲究 有哪些事要忙   莆田除夕风俗有什么讲究 有哪些事要忙
  腊月三十零时家家户户开始“辞年”,爆竹声不断响起,在院前摆上一张系着金线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先祖,祈祷全家平安幸福。然后烧“贡银”、“银纸”,再次点燃爆竹,宣示“辞年”结束。
  除夕中午,按传统家家都要吃杂粉。到了晚上“围炉”开始,全家欢聚一堂,一些比较讲究的家庭中,会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这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之意。
  厨房的水缸内还要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田人重亲情,平时在家奔波,但是到了过年就一定会赶回家团聚。“围炉”时如果有人无法赶回来,为表思念,会在餐桌上为他备上一副碗筷。 莆田除夕风俗有什么讲究 有哪些事要忙   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而且十分丰盛,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 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褓”,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其余的菜就按各家的喜好和经济情况来定,没有特别要求。
  “围炉”后,对于孩子来说重头戏来了——收红包。长辈会给16岁以下的孩子分压岁钱;当然也有子女给家里父母、爷爷奶奶压岁钱;以及丈夫给没有职业的妻子压岁钱。过年分压岁钱的意义是:其一、对小辈的关爱、对长辈的孝顺、对妻子的恩爱;其二、压岁的谐意是“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
  除夕夜,莆田还有“守岁”的习俗。旧时,穷人为了避债,就到城隍庙看戏,这样债主就不敢来讨债,此俗叫“看鲁戏”,莆田有“三十晚看鲁戏”的谚语。但现在大多数人聚一起聊天看春晚。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文化:菏泽正月初七送火神爷吗 要怎么做
  • 【民俗】鬼压床怎么快速醒来 鬼压床如何快速醒来
  • 【民俗】什么人不能去五台山 夫妻去五台山的禁忌
  • 民俗文化:云浮除夕会做什么 过年有哪些忌讳要注意
  • 民俗文化:泰州立夏吃什么食物 立夏称重有什么说法
  • 【民俗】周姓的来源和历史
  • 【民俗】三金和彩礼什么时候给 三金一般多少钱
  • 民俗文化:出皇帝的风水宝地条件是什么 在哪里
  • 民俗文化:河北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食物 风俗有哪些
  • 民俗文化:长沙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和寓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