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四川除夕祭树来历是什么 有什么风俗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四川除夕祭树来历是什么 有什么风俗,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放鞭炮、烟花,穿新衣,吃年夜饭等等,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的年俗。除此以外,各地还有这自己的特色年俗,例如,在四川,除夕有着祭树的习俗。那么四川除夕祭树来历是什么?还有什么风俗? 四川除夕祭树来历是什么 有什么风俗   四川除夕祭树来历是什么
  除夕祭树,是汉族信仰习俗。流传于四川省岳池县一带。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饭菜端上桌后,首先敬神供祖,接着将每样饭菜取一点出来,切细和匀后,由家长用盘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树前祭树。据说,这样来年果树能花繁果丰,带来滚滚财源。祭树后,全家才围着桌子吃团年饭。
  民间祭树,主要是源于对树木的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乃至于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崇拜参天大树和悠悠古木,是因为在迷信思想上有共同的地方,即崇拜树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除了四川除夕有祭树这个习俗,云南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有一种十分原始的祭树活动,称为“祭龙”。祭龙是选在每年阴历二、三月间的“龙”日开祭,历时三天。进行时是秘密的,不许外族和外寨人参加。这种祭龙,对象不是龙,而是龙树,即祭把对象是被视为村寨守护神的神龙树。哈尼族每个村寨都有一棵特别高大挺拔的龙树,在龙树所在之林中显得特别突出,人们把它当作村寨的保护神。为了求得村寨的平安和每个家庭的幸福,其祭招仪式是十分隆重的,而且全寨统一行动。 四川除夕祭树来历是什么 有什么风俗   有什么风俗
  吃年饭是中国人春节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在外打拼的人再忙也要尽量赶回去,只为了与家人团聚吃年饭。年饭上除了吃,重要的仪式还有祭祖:开饭前,先祭祀天地祖先,感谢上苍庇佑的同时,遥寄对祖先的思念。有意思的是,年饭绝不能吃光,一定要留有节余,寓意“年年有余”。
  守岁,就是指除夕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它的背后有两层含义:年长者守岁寓意珍爱光阴,年轻人守岁则是为父母祈福延寿。这个习俗从汉代一直延续至今。这天晚上,家家户户还会把庭院打扫干净,因为初一不能扫地,否则把柴扫出去,也就把“财”扫跑了。小孩子们从除夕夜开始收到压岁钱,而熬夜到零点,还能等到热闹的烟花爆竹。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家中养吊兰夫妻不和吗
  • 民俗文化:浙江小满祭蚕神习俗是什么 有什么来历
  • 【民俗】晚上蝉飞进屋是否吉兆
  • 民俗文化:南京立夏的风俗有哪些 吃什么
  • 【民俗】恭喜入宅吉祥话简短 入宅念四句简短祝福语
  • 【民俗】开车撞到狗运气更好走
  • 【民俗】古代皇室聘礼清单 古代嫁妆及聘礼清单
  • 民俗文化:盐城除夕夜做什么 过年前有哪些习俗
  • 【民俗】民间一碗水送鬼方法
  • 【民俗】为什么门前不能种桂花?门前种桂花树的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