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tml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庆阳正月十五花馍馍习俗分享 怎么过元宵

小编:普灵儿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庆阳正月十五花馍馍习俗分享 怎么过元宵,仅供参考。

  说起关于节日的美食,几乎每个节日都有一种特定的传统食物,又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各地的传统美食又会有所不同。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元宵跟汤圆了,但是在庆阳,正月十五还有一种特色的食物,那就是花馍馍。今天就去看看庆阳正月十五花馍馍习俗分享!庆阳人怎么过元宵? 庆阳正月十五花馍馍习俗分享 怎么过元宵   庆阳正月十五花馍馍习俗分享
  在甘肃庆阳,每逢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祭祀等不同场合,人们都会做花馍馍,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自然也不例外。
  “有花馍就有事,有事就有花馍”这是宁县乡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花馍,也叫“面花”、“礼馍”、“窝窝花”,是民间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尤其是在庆阳农村流传甚广。
  "是谁的手儿巧气多,那是八旬的老婆婆,梳儿剪儿一盘盘,揉搓掐捏真灵活。面疙瘩捏成了金元宝,猫儿兔儿会唱歌。"一首童谣唱出了庆阳民间农妇的心灵手巧,也道出了以花馍为载体的多彩庆阳民俗文化。 庆阳正月十五花馍馍习俗分享 怎么过元宵   怎么过元宵
  “打铁花”、“蒸面灯”是庆阳人正月十五的特色。
  “打铁花”,就是用旧犁铧在正月十五夜烧炼成铁水泼向高大树木的顶端,铁水与树枝接触,瞬间迸溅出金光闪闪、五彩缤纷的火花(即:火树银花),以此作为一种节日的庆贺活动,供人们观赏。
  “蒸面灯”,也是庆阳人传统的正月十五习俗。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讲究用酒蒸面灯。面灯一般有两种,“广灯”和“月月灯”。
  在庆阳地区,人们习惯于将元宵节称为正月十五,并向来把它看作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前夕,各家各户准备的年货已基本用完时,十五前夕,人们又要为十五重新购置各种食用物品,筹办丰富多彩的社火灯会。正月十五当天,人们重祭灶神、财神、土地等诸神。入夜,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挂。小孩则手提各种自制的鱼灯、荷花灯和兔灯等,随大人们逛灯会,相互观赏,看热闹。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热!不能错过的普贤居专业测算

精品推荐
全网最准!为您解读2023年全年运势
已为百万用户服务,满意率高达99%

专题

更多 >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民俗文化:赣州除夕的风俗有什么 年夜饭吃啥
  • 【民俗】民间的土方法回心转意
  • 民俗文化:江苏除夕年夜饭吃什么 有哪些美食
  • 【民俗】锦鲤附体什么意思啊
  • 【民俗】老家大门春节对联云集,定能派上用场
  • 【民俗】叶姓家谱的字辈排行,是贵族姓氏吗
  • 民俗文化:云南除夕风俗有哪些 大年夜吃什么
  • 民俗文化:云南正月十五吃什么 怎么过元宵节
  • 民俗文化:重庆立夏时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有哪些习俗
  • 民俗文化:安阳正月初一干什么 有哪些传统年俗